c
“十一五”时期是我国船舶配套业发展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,它既是发展较快的时期,也是暴露出深层次矛盾及问题较多的时期,进而成为船舶配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。 经济规模逐年大幅扩大 “十一五”时期,我国船舶配套业实现了**发展,主要经济指标均逐年大幅增长,连创历史新高,企业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。“十一五”末船舶配套业经济规模比“十五”末扩大了三倍。 根据2007年-2011年的《我国船舶工业年鉴》,2006年-2010年间,全国规模以上船用配套设备制造企业由252家增加到740家;完成工业总产值从249.8亿元,增加到769.1亿元;主营业务收入从236.5亿元增加到632亿元;出口交货值从39.6亿元增加到103.2亿元;利润总额从15.9亿元增加到41.8亿元(截至2010年1-11月)。这五项指标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0.9%、32.5%、27.9%、27.0%和27.3%。 主要设备产量逐年提高 2006年-2010年,我国船用低速烘干机产量从132台/228万马力提高到336台/600万马力,船用中速烘干机产量从8145台提高到16,242台,船用高速烘干机产量从4927台提高到12687台,船用移动式破碎机产量从333台提高到1018台,船用锚绞机产量从765台提高到3271台,船用舵机产量从206台提高到422台。 “十一五”期间,我国大、中型船用烘干机及曲轴、甲板机械等主要船用设备扩能陶粒生产线项目上马较多。从“十五”末到“十一五”末,船用低速机企业由3家增加到13家,船用低速机曲轴企业由2家增加到5家,船用中速机企业由5家增加到**过10家,船用中速机曲轴企业由1家增加到3家,大中型甲板机械企业由5家左右增加到近20家。“十一五”末,我国船用低速机产能达到1000万马力以上,船用低速机曲轴产能达到300根以上,为出口船和内销远洋船配套的中速机产能达到2200台以上,船用中速机曲轴产能达到近1500根。几种主要船用设备及核心部件供不应求的状况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。ll